绿色简约靓丽风格的一款自适应式zblog app下载模板,面向于手机app应用、手赚app应用、网赚app应用分享下载网站设计开发,采用左中右三栏布局响应式结构,APP图标排版、分类展示、大幅轮播图、热门/最新APP模块,二维码扫描下载,支持电脑或手机访问浏览,兼容IE9+、Firefox、chrome及Safari等主流浏览器,在PC电脑端和手机端都具有良好的访问浏览体验。
主题特点:
积极借鉴建水、丽江等地古城保护与开发经验,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建言献策。
协会自成立以来,承接了昭阳区民政局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项目、公益组织进社区结对服务等,为一老一小一残一困等民政救助对象以及其他困难群众提供政策宣传、物质帮扶、陪伴服务、思想引领、资源链接等服务。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既关乎社会发展的韧性,也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聚焦一老一小 保障工作高质高效近年来,昭通市民政局认真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链接社会慈善资源,织密关心关爱一老一小保障网。这一点在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思想上有意识,行动上才能抓落实。逐步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志愿+‘一老一小有机结合,为做好一老一小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强化一老一小服务工作坚决不能松劲。
近年来,昭通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载体,以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目标,积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增效,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及各部门志愿服务队,组织发动广大志愿者和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链接慈善资金1500余万元,常态化服务‘一小一老21.6万人次……为了守护好一老一小,全市积极织密关心关爱一老一小保障网,不让一人掉队。实施好农民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稳定四有转移就业254万人以上,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86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脱贫劳动力、易迁劳动力转移就业率分别稳定在87%、90%、92%以上。
加快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强化创业跟踪服务,支持各类群体返乡创业。加强电力供需形势研判,优化电力保供,切实保障能源安全。(七)办好民生实事,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推进工业延链补链强链,重点聚焦绿色硅铝、磷基及新能源电池材料两个千亿级产业,全面推进新型工业集群发展。
坚持早部署、快行动,认真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研究出台市级23条稳增长措施,切实发挥了政策稳预期、稳增长作用。(一)推动良好开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水富市被评为云南省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城乡两污治理短板加快补齐,集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达80%、95.38%。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成功打造12个乡村振兴示范点,累计建成43个农旅融合示范村庄,全国促进脱贫人口增收现场会在昭通召开,昭通经验做法得到充分肯定。
紧盯三类对象、易迁户及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常态化监测预警,动态消除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且有劳动力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实施教育项目162个、新增幼儿园和中小学学位5.3万个,新增医疗床位5850张,云南省滇东北区域医疗中心一期项目正式投运,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388.98万人、543.56万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增加至3.3个,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扎实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巩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40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40万亩,播种面积不低于760万亩、产量212万吨左右,力争农业综合产值达1500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和中小学30所,进一步破解学前教育入园难、义务教育城镇挤问题。
力争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3%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年新开工项目1732个、增长38%,有效对冲高速公路、三大电站、房地产等重点领域投资下滑的不利影响,保持投资平稳增长。
服务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召开全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0亿元。(四)聚焦城乡融合,打造优美宜居生活环境。
坚持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项目,产业投资增长38.4%,占比45.2%,总额超过高速公路、房地产投资总和,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第一动力。坚持重研判、强分析,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常态化开展监测分析。编制昭鲁一体化发展规划,4+2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1494套,新改建排水管网262.74公里,建成城市绿地212.53万平方米,完成昭鲁大道提升改造,元宝山城市体育公园建成开园,城市管理信息化覆盖率达90%。实施农村危房和农房抗震改造27725户,全市累计消除三类对象风险3.91万户17.11万人,脱贫户和三类对象人均纯收入达15464元、增长16.8%,8500元以下的2.5万户11.61万人实现动态清零。建立投资项目政务服务帮办代办制度,全市政务服务好评率达100%。全力抓好信访维稳各项工作。
全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昭通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并列全省第3位,全市20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50个地表水断面达标率首次达到100%。扎实推进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经济宣传等工作,着力改善社会预期,形成争先进位的良好发展氛围。
着力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益,建立完善全市高质量做好项目工作的相关机制,全力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避免低效和无效投资。完成电煤保供任务,力争新增生产煤矿15对。
着力夯实服务业发展基础,力争2024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6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55亿元。赤水河保护治理双十工程任务完成18项,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的河流。
统筹昭鲁(甸)靖(安)一城三区协同发展,加快昭通古城保护开发,建设中心城市大健康步道,启动G247大关至鲁甸段改扩建工程建设。持续保持昭通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提升水富、盐津、绥江空气质量,其余县进一步巩固提升。持续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防范化解地方财政运行风险及县级三保风险。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低收入人口认定、监测、救助等政策措施,做到应保尽保。
持续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力争2024年入选2个省级重点县,确保昭通中心城市、绥江县创建成全国文明城市,昭通市和县市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县城)。设立四级林长2864人,实施草原生态修复4.2万亩。
深化殡葬领域改革,加大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城镇新增就业3.1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1.65万人。
(五)聚焦百姓福祉,坚定不移惠民生促幸福。紧扣城乡绿美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建好样板示范,抓好绿美昭通建设。
巩固不达标水体治理成效,确保昭鲁河石牛口断面监测水质稳定达Ⅳ类、力争达Ⅲ类,扎西河两合岩断面、石坎断面稳定达Ⅲ类。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江十年禁渔,扎实推进2024年市级双十工程,抓好赤水河流域(优先治理区域或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676座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等工作任务,力争创建2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加快推进水富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大力实施农村两污治理、农危改和农房抗震改造,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力争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生活污水治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70%、50%、73%以上。(二)大抓项目建设,有效投资持续扩大。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建立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落实好各类助企纾困政策,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一)聚焦乡村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6%以上。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持续实施技能昭通行动,进一步提高转移就业质量。
(三)聚焦要素保障,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四)推动产业强市,产业发展质效双升。
1 留言